首开人工智能选修课 携手讯飞畅言开启AI启蒙教育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式演进的教育变革窗口期,江苏省滨海中学以产教融合新范式破局县域AI教育。9月13日,该校工程智造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启用,由特级教师杜明天领衔研发的《人工智能基础与实践》选修课同步开讲。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教具,科大讯飞最新发布的”畅言AI教育机器人”在首期课堂亮相,其搭载的语音交互系统与模块化开发平台,为高一、高二学生构建了”零基础-可进阶”的沉浸式学习场景。

认知大模型赋能教育机器人 打造低门槛入口
作为江苏省基础教育AI教改课题组成员,杜明天老师主导设计的课程体系凸显”认知降维”理念。首期高一课堂中,学生通过畅言机器人内置的”星火Lite”教育大模型展开实践:在图形化编程界面拖拽功能模块,即可实现语音指令控制、多轮对话设计等基础功能。该机器人配备双麦克风阵列与环形RGB指示灯,支持实时声源定位与情感反馈可视化。
“我们拆解了ASR语音识别与TTS语音合成的技术黑箱,”杜明天在授课中演示道,”当学生说出’畅言,跳段街舞’时,机器人通过MFCC特征提取将声波转化为128维梅尔频谱图,再经端到端语音模型匹配动作指令集。”高二选修生则进一步调用Python API,在PyCharm环境中修改意图识别阈值参数,优化机器人对话响应准确率。
三层进阶体系贯通AI素养培养
课程采用”体验-解构-创造”的螺旋式教学设计。高一新生首课以”智能伙伴定制”为主题,通过配置机器人的知识库、语音风格参数,完成个性化对话系统部署。课堂实测显示,学生可在45分钟内构建具备20个意图识别的问答系统。
“这比预想的更有成就感,”操作机器人完成唐诗对答测试的张同学表示,”看着自己标注的300条语音数据被模型准确识别,突然理解了监督学习的运作逻辑。”杜明天团队特别开发的教学看板实时呈现神经网络训练过程,LSTM模型在语音识别任务中的损失函数曲线变化,以动态可视化方式降低了深度学习认知门槛。
校企共建教育新基建
科大讯飞为该项目定制开发的EDUBOT-X1教学套件,集成其最新语音3.0交互引擎与MXBot运动控制系统。该套件支持Scratch/Python双模式开发,其6自由度机械臂可执行±0.1mm精度的抓取动作,为后续机器学习标定实验预留硬件接口。技术文档显示,设备内置的轻量化推理框架支持TensorFlow、PyTorch模型一键部署。
“这是AI教育装备从演示工具向开发平台的质变,”工程智造中心主任指出。实验室二期将引入包含激光雷达与深度相机的机器人导航实验台,构建从语音交互到自主决策的完整AI应用闭环。目前该校已与讯飞教育研究院共建课程资源库,首批开放的17个教学案例包含智能家居控制、多模态情绪识别等前沿主题。
随着高二学生成功实现机器人自主避障算法的迁移学习,滨海中学的AI课程正从技术体验向思维培养纵深推进。这场由教育大模型驱动的教学革命,在县域高中的课堂里播下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