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课异构展风采 思维碰撞促提升

——滨海县2025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4月7日,滨海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优质课展评活动在滨海中学工程智造课程基地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探索高效课堂路径”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县内6所高中的8位优秀教师同台竞技。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共同课题,参赛教师以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差异化的课堂实践,呈现了一场信息技术教育的思维盛宴,充分展现了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改革的创新成果。

同课异构显匠心 课堂实践展风采

活动中,参赛教师立足学科特点,紧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核心课题,结合学情设计出风格迥异的教学方案。有的教师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程实现”的完整流程,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逻辑魅力;有的教师依托情境教学,将智慧交通、环境监测等社会热点融入案例,激发学生的技术应用意识;还有教师通过小组协作、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深化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课堂现场,滨海中学学生展现出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信息素养。在“算法优化”环节,学生通过自主编程调试,快速完成数据处理任务;在“问题拆解”讨论中,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提出创新解决方案,逻辑清晰的表达赢得观摩教师的频频点赞。

“5+2发展课堂”亮特色 滨中经验树标杆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滨海中学陈会、缪德艳两位教师的课堂展示,以独具特色的“5+2发展课堂”模式引发广泛关注。该模式以“问题导学、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思评价”五个课堂环节为骨架,辅以“课前预学+课后拓展”双线延伸,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陈会老师以“农夫过河”游戏为项目载体,通过角色扮演、虚拟仿真等手段,引导学生从需求分析入手,逐步完成算法设计与程序优化。缪德艳老师则利用“秧BOT”节目,巧妙融合跨学科知识,组织学生利用建模分析程序的结构,并通过流程图验证解决方案。两节课中,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实时投屏展示、交互式评价等方式,实现了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生动诠释了“做中学、用中学”的教学理念。

以评促教共成长 蓄力前行向未来

活动结束后,评委组从目标达成、学生参与、技术融合、创新性等维度对参赛课程进行综合点评。县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员张生表示:“本次活动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练兵场,也是课堂改革成果的展示台。尤其是滨中‘5+2发展课堂’模式,为新课标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滨海中学技术中心老师张友春在总结中谈到:“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数字化时代创新人才的关键阵地。各校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思维引导者’转型,助力学生形成适应未来的问题解决能力。”

本次优质课展评活动不仅为全县信息技术教师搭建了交流共进的平台,更以课堂为窗口,展现了滨海教育在课程改革与育人方式创新中的坚实步伐。未来,滨海县将持续推进“素养导向”的课堂革命,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类似文章